大学从教卅二年,虽然专业经济学,前十二年象牙塔,市场企业无交往。二十年前始改变,源于浙江慈溪市,民企厂长岑建荣,来到北京找学者,
要和学界交朋友。由此我和岑厂长,友谊持续十六年,宁波几成二故乡,
直至岑兄突去世。进入二十一世纪,茅台集团做顾问,迄今一直没有断,
也是唯一顾问职,遵义几乎三故乡,集团重视借外脑。然而企业大多数,
并不重视借外脑,甚至病态借外脑。有的短期借外脑,长期并不能坚持;
有的表面借外脑,只把学者当花瓶;有的吝啬借外脑,可以花钱搞风水,
花大价钱搞门面,请个明星请个官;有的叶公而好龙,不算大账算小账,
不算利润算成本;有的窃取借外脑,表面尊重请专家,获得灵感一脚踹;
有的矛盾借外脑,既想借力专家脑,又怕专家知太多。依据经验和观察,
企业如果借外脑,它山之石可攻玉,成本可以大降低。曾经接触某企业,
雇佣员工大几百,如果工艺稍创新,如果库存做预警,如果稍微分点权,
员工文化有建设,效益可以大增加。
17.2.6于北京公交起草17.2.7晨于北京世纪城小区完稿
(每天一首打酱油,我写我诗故我在;感谢海峰林虹总,再和企业零距离,企业软肋再思考,助力企业有创新)
请原谅本人不能一一回复,如果沟通请通过电邮,邮箱是guhb2000@sina.com
评论